thetm me天美传媒

思政大讲堂
思政大讲堂
首页 >> 思政大讲堂 >> 正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思政课堂专题课系列报道(十叁)
发布时间:2023-09-29德育教研室 作者:李汪洋点击: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青年学生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德育教研室于9月27日依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面向2020级学生以《坚持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为主题,开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思政课堂专题课第十叁讲,由王园园、李汪洋及虞瑶叁位思政教师集体研讨和集中备课,并进行分工教学。

课堂上,李汪洋老师以近期热点“大英博物馆被盗”引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并由学生上台演绎最近冲上热搜的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片段,让学生感受流失之殇了解到世界舞台上,中国积极扩大文物追索返还“朋友圈”。“党的十八以来”,中国已经与24个国家签署双边协议,建立合作机制,1800多件文物已经回家。一件件流失文物踏上归途,“盛世归来”见证的是中华民族从屈辱颠沛到富强兴盛的历史脚步,也向世人昭示了“民族弱则文物失,国运强则文化兴”的深刻道理。流失文物回归,重续断裂的历史记忆与情感链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虞瑶老师以近期杭州亚运会的召开为切入点,从风雅颂歌到梅兰竹菊满满的东方文化元素“刷屏”现场。东道主中国以绵延五千年的文化印记,向八方宾朋展现一场体育盛会如何牵手“中国式浪漫”,一个文明古国如何在守正创新中彰显文化自信,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引导青年学生更加深刻理解和把握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坚定文化自信的论述,自觉传承并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实际行动践行文化自信。

最后,王园园老师对本次思政大课堂进行总结并寄语新时代青年要“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在提高自身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不断提升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学习,不断增强文化自信的内生动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编辑:李汪洋

审核:

上一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思政课堂专题课系列报道(十四)
下一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思政课堂专题课系列报道(十二)